

3月1日上午,一年一度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,共有212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。這些項目或圍繞國家戰略需求,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;或聚焦高精尖領域,為北京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供給;或與民生需求對接,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智力支撐,全面提升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引領性和影響力。天普新能源的太陽能替代燃煤供熱關鍵技術的研究成果,與環境保護等民生改善需求對接融合,憑借出色的示范效果榮獲了2018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。 
該技術集成太陽能、熱泵、全年蓄熱等清潔能源技術,對煤改清潔能源應用技術首次進行了系統的研究,涵蓋了適于北方不同地區應用的系列技術方案和產品配套方法,研究示范北方地區無煤化供熱優化綜合解決方案。****化利用可再生清潔能源,為治理霧霾提供可行有效的技術措施。充分展示了天普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應用創新。


研究了季節蓄熱太陽能熱利用技術,并形成標準化的系列產品,在滿足冬季供暖的前提下,全天候提供生活熱水,與燃煤供熱相比,節約運行費用80%以上。


研究了適合山區的太陽能空氣源復合供暖技術,將直接得熱和空氣間得熱的太陽能有機結合,使用空氣源熱泵消耗少量電量,基于此技術的系統產品和電采暖相比較,節能70%以上。 
研究了適合平原地區的空氣源熱泵高效供暖技術,通過提高低溫空氣的能源品質,使用范圍更廣,利用價值更大,和電采暖比較,節能50%以上。


研究了設施農業太陽能自利用供暖技術,提出發揮設施農業自身的溫室效應,全季節收集太陽能,蓄存在內部地下土壤中,需要供熱時提取使用,實現此類設施的煤改清潔能源替代方案。 

該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1項,實用新型專利8項,形成行業標準1項,并相繼獲得部分地方省市及行業機構的科技獎項。已在北京村鎮、學校、公建等無煤化改造中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,節能環保效果顯著。 
|